湖南通程律師事務所五年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
序 言
湖南通程律師事務所(原名湖南通程律師集團事務所)是湖南省司法廳請示國家司法部批準于2000年12月成立的具有鮮明綜合性業務特色的律師事務所。成立時系湖南省內唯一一家以“集團”命名的律師事務所。曾聘請原司法部部長鄒瑜、原司法部副部長陳卓和中國法學界江平、高銘暄、張晉藩、王作富、王利明、江偉、劉文華、應松年、蔡守秋等著名法學家擔任事務所專家顧問團顧問。經過全所同仁的共同努力,事務所的規模由小變大。服務能力由弱變強,法律服務市場份額由少到多,法律服務的領域由窄變寬,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穩步提高。2006年本所被評為湖南省優秀律師事務所,取得了社會和同行業的廣泛認可。
為把湖南通程律師事務所建成長沙一流、湖南知名、全國優秀的律師事務所,實現律師事務所快速、持續、健康發展,事務所秉承“誠信、專業、嚴謹、務實”的執業理念,編制本所五年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五年規劃”),做為全體律師和工作人員未來五年的行動指南和決策依據。
“五年規劃”的指導思想是根據湖南省司法廳、長沙市司法局和省律師協會的總體要求,高舉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律師事務所工作全局,以“誠信、專業、嚴謹、務實”為宗旨,以專業化、團隊化、公司化建設為導向,轉變發展理念,調整服務模式,實施差異化聚焦戰略,倡導高端法律服務和常規法律服務并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兼顧,教學科研與法律實務并重,將湖南通程律師事務所建設成為法律人才薈萃、優勢專業突出的綜合性、教學科研型律師事務所。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五年規劃”時期我所的工作目標是:
一、品牌建設。到“五年計劃”結束時,力爭使本所成為長沙市一流、湖南省知名、全國優秀的律師事務所。使本所在五至八個優勢領域、十至二十名資深律師在湖南省業界具有相當知名度。
二、團隊建設。廣納賢才,平均每年專職律師人數凈增長不少于20人,到“五年規劃”結束時,爭取使本所執業律師人數突破200人,實習和輔助人員不少于50人。
三、專業化建設。形成五至八個專業化服務小團隊,使超過90%以上的律師加入到這些專業化法律服務的團隊中來。
四、公司化建設。逐步探索出一條適合本所實際的公司化發展道路。
五、業務目標。律師事務所收費年均增長不低于20%,到2015年收費總額達到2500萬。
六、文化建設。以“誠信、專業、嚴謹、務實”的發展理念為宗旨,以人本思想為核心,以勤勉盡責、客戶滿意為標尺,構建獨具特色的通程律師事務所。
第三章 業務發展規劃
“五年規劃”時期,湖南通程律師事務所根據自身實際確立“常規業務與高端業務并重,訴訟業務與非訴訟業務兼顧”的業務拓展思路,立足常規業務,帶動高端業務;立足訴訟業務,拓展非訴業務;以深化和挖掘顧問單位法律服務為中心,拓展法律服務的新領域,探索專業化、團隊化、公司化法律服務的新模式。在提高律師素質和服務水平的同時,強化服務營銷,實現全所業務總量持續、快速、良性增長。
第一節 訴訟業務及其專門化
根據我國律師業發展的多年經驗,訴訟業務幾乎是每一位律師成長的必由之路,訴訟業務不僅是每一位律師同仁的基本功,同時也是大多數律師開拓顧問單位和非訴訟業務的敲門磚。因此,五年規劃時期我所并不放棄訴訟業務這片傳統陣地。有條件的律師,可以選擇以顧問單位服務和非訴訟業務為主的專業化法律服務方向;相當數量的律師仍然會沿襲訴訟業務和少量顧問單位服務為主的常規法律服務方向。但是,律師事務所同時倡導那些以常規訴訟業務和少量顧問單位服務為主的律師,也要在其常規法律服務領域尋找兩至三個專門方向,也就是做到常規法律服務的專門化。在此同時,律師事務所將會引導這些從事常規法律服務的律師同仁,利用常規法律服務這塊敲門磚,逐步敲開顧問單位和非訴業務的“大門”,向從事高端法律服務和專業化服務的律師團隊靠攏。
律師事務所將通過持續舉辦律師論壇、引進專家培訓、增加外出培訓、完善所內團隊化法律服務支持平臺和業務指導平臺等舉措,提高律師同仁的法律素養、辦案技巧、協調能力和開拓能力,使年輕律師在較短時間內在常規業務領域取得較快的進步,并盡快找準自己的專業化方向,逐步熟悉非訴訟業務的領域范圍和入門路徑。
第二節 顧問單位法律服務
隨著本地區執業律師人數的逐年增加,法律服務市場的無序化競爭愈演愈烈。不少兄弟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同仁都把目光瞄準顧問單位這片肥沃的法律服務領域,致使“跑馬圈地”、“廣種薄收”成為不少兄弟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同仁搶占顧問單位的座右銘,從而導致壓低顧問單位收費的惡性競爭現象屢屢發生。這種無序化惡性競爭,成為每一位希望通過勤勉盡責、優化服務來開拓顧問單位律師的絆腳石。針對上述局面,在五年規劃期間,湖南通程律師事務所確立“以優質高效顧問服務帶動新的顧問單位和非訴業務的開拓,對現有顧問單位加大服務深度、拓展服務領域、挖掘服務潛力”為開拓原則,實現對顧問單位的深度、優質、高效服務。
未來五年,律師事務所將通過實施強有力的營銷戰略、加大開拓投入、深化和調整對顧問單位的服務模式、指導顧問單位全方位的風控體系、引導和培育顧問單位非訴業務的消費習慣、新法律法規速遞、組織企業管理人員專業培訓等手段,在確保現有顧問單位數量、服務質量的同時提高現有顧問單位的服務年費,繼之開拓一批在本地區舉足輕重的拳頭企業成為我們的服務對象。
第三節 非訴業務及其專業化
非訴業務和專業化的問題在律師業界已經討論了好多年,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我國律師業發展到今天,能把非訴業務和專業化都做好的律師事務所則少之又少。毋庸置疑,非訴業務能為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帶來豐厚的回報,從事非訴業務的律師與從事訴訟業務是律師相比來自社會的壓力也相對較小,面對律師業競爭加劇的大趨勢從事非訴業務的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具有差異化的優勢,這些都是非訴業務吸引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原因所在。
專業化其實是與非訴業務相伴相生的。離開了非訴業務的專業化,與其說是專業化,倒不如說是律師常規法律業務的專門化,如刑事辯護律師、保險服務律師、婚姻家庭律師、勞動爭議律師等。
非訴業務也有高端和常規之分。常規業務的專業化如一般顧問單位服務,合同的起草、修改、審查,法律咨詢,代書,律師見證,工商、稅務代理,商標、知識產權代理等;高端的非訴業務包括企業改制、資產重組、公司收購、公司上市、資本運作、房地產項目的法律服務、涉外法律業務等。
“五年規劃”所指的非訴業務,主要是指高端的非訴業務。高端的非訴業務在我們當地發展遲緩,主要受限于客戶對非訴業務的消費習慣,也就是說,本地客戶不習慣于支付與非訴業務等值的高額律師費。從而導致從事非訴業務的律師雖然可能做了大量非訴業務,但是卻拿不到等值的高額回報。這一狀況是造成非訴業務及其專業化在本地區快速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
雖然存在上述不利于我們開展非訴業務的因素,但是我所仍要實施差異化聚焦戰略,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避開日益加劇的低層次競爭,發揮我所的人才優勢和非訴業務優勢,占領未來競爭的制高點;同時,在部分非訴專業領域異軍突起、贏得社會和客戶的廣泛認同,也是律師事務所能夠成就自己品牌的必由之路。如果繼續沿襲低層次競爭的老路,我們勢必與其他律師事務所一樣,在激烈的法律市場競爭中淪為平庸化、低層次、維持生存或難以生存的局面,最后被淹沒在大家都一樣屬于“萬金油”的汪洋大海中。
基于上述認識,五年規劃確立我所高端業務與常規業務并重,訴訟業務和非訴訟業務兼顧的發展原則,通過自發組織、自由組合的方式,由具有專業化、非訴業務服務經驗的資深律師,由牽頭組建非訴業務的專業團隊,先試點,后推廣。讓一批具有專業化、非訴業務服務素質,具有走專業化、非訴業務強烈意愿的律師脫穎而出,實現我所專業化服務和非訴業務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第四章 服務模式調整規劃
服務模式是一個復雜、多層次的問題。本規劃中所指服務模式的調整,主要是指把我所原來的的以“單兵作戰”為主的法律服務模式調整為以“團隊化服務”為主的法律服務模式;由對顧問單位“平面化、淺層次”的服務模式調整為“立體的、深層次”的服務模式。
毋庸置疑,“單兵作戰”的服務模式和對顧問單位“平面化、淺層次”的服務模式是我所成立初期所采取的主要方法。但是,隨著形勢的發展和法律服務市場情況的變化,繼續沿用舊的服務模式已經不適應律師事務所長足發展的需要;繼續沿用舊的服務模式也無法實現本規劃所制定的發展目標。因此,律師事務所倡導和鼓勵,通過自發組建、自由組合建立有三到五人組成的專業服務團隊,經過一至兩年的摸索和試驗,三年左右的運行,實現服務模式由“單兵作戰”到“團隊化服務”的調整。到規劃末,爭取組建五至八個專業化服務團隊。同時,律師事務所正在加緊討論、起草關于調整顧問單位服務模式的細則,該細則出臺后將馬上組織實施,到規劃末使顧問單位服務模式實現由“平面化、淺層次”的服務模式到“立體的、深層次”的服務模式。
第五章 內部管理規劃
律師業與執業醫師一樣在國際上號稱自由職業,其執業方式和職業定位決定了律師業是一個自由度比較高的職業,這是事實。但是律師業的較高自由度,只是就處理法律事務和個人時間的支配等方面而言的,并非是說律師個人就可以不講規則,我行我素。同時,與律師業高自由度同時并存的是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嚴格自律。
前幾年,我所在內部管理上走過了松、緊、松三個時期,也積累了一定的內部管理方面的經驗和教訓。“五年規劃”時期,我所將堅持“外松內緊、自治與自律并重”的內部管理原則,在保證律師個人執業自由度的前提下,強化內部管理和律師自律,使每個律師同仁都能分享一個良好的內部執業環境。主要措施:
第一,建立和完善律師事務所各項規章制度。在“五年規劃”出臺后,律師事務所將根據“五年規劃”的精神和要求,對原來的規章制度進行一次系統的清理,進行規范和完善。對缺漏的規章制度,要重新組織起草制定。
第二,建立和完善業務指導平臺。業務指導平臺是我所為提高律師事務所的整體服務水平而設立的一項重要制度。對于重大疑難法律事務,通過指導平臺拿出一套切實可行的、高水平的服務方案,同時兼具釋疑解難的功能。業務指導平臺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和資深律師犧牲自己寶貴時間的奉獻、免費的智力和經驗支持,希望每位律師同仁能夠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在提高自身業務素養的同時,提升法律服務的水準。
第三,加強服務質量控制,規范法律服務流程,提高法律服務質量。服務質量和服務水準是律師事務所和每位律師的安身立命之本,律師事務所將通過鼓勵外出培訓學習、完善所內律師論壇、規范服務流程、完善業務指導平臺、重大疑難案件討論等途徑不斷加強服務質量的控制。
第六章 團隊建設規劃
根據本規劃的目標,“五年規劃”期間我所每年專職律師人數凈增加不少于20人,到“五年規劃”結束時,爭取使本所執業律師人數突破200人,實習和輔助人員不少于50人。“五年規劃”期間,律師事務所為實現上述目標將通過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力爭實現上述團隊建設的總目標。具體措施:
第一,提高實習律師進入的門檻和生活補助費標準。確定實習律師入門的條件為:二類全日制本科以上院校法律系畢業,年齡在三十歲以下。
第二,原則上對于轉所進入的律師年齡限制在40歲以下,業績顯著。對于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轉所進入是律師條件放寬。
第三.本所網站常年掛載、所刊每期登載我所招聘律師和吸收實習律師來所實習的啟事。
第四,在司法主管部門和律師協會的指導下,抓住機會適時、謹慎地進行律師事務所的兼并和重組。
第五,根據需要和可能,在適當時機考慮在其他區縣、省會城市及其他發達城市設立分所,發展團隊、拓展業務。
第六,根據司法行政管理部門和律師協會的要求和安排,積極爭取創省級優秀律師事務所和全國優秀律師事務所。
通過上述舉措,爭取在規劃末把湖南通程律師事務所打造成為一個擁有200名執業律師、長沙市一流、湖南省知名、全國優秀、教學科研型、專業優勢突出的綜合性律師事務強所。
第七章 文化建設規劃
文化是社會的載體,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律師事務所文化大體分為四個方面即物質文化、行為文化、機制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律所文化的核心。
在物質文化方面,律師事務所在“五年規劃”期間將進一步改善辦公環境和辦公條件,根據需要和可能設立分所,根據需要和可能擴大辦公面積。
在行為文化方面,律師事務所倡導“做律師先做人”的行為規范,通過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鼓勵律師個人競選人大代表,鼓勵律師個人出任政協委員,鼓勵律師個人在各級律師協會、仲裁委及各專業團體內任職,通過每個律師同仁的社會形象和個人魅力,來提升律師事務所的整體形象,提高律師隊伍的社會認知度。在機制文化方面,通過資源共享、小團隊服務、專業化服務、公司化運作等模式,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律師事務所的運行機制,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益,凝心聚力,合作共贏、以老帶新,生生不息,早日將湖南通程律師事務所建設成為一個百年名店,建設成為一個律師業不沉的航空母艦。
在精神文化方面,充分發揮律師事務所黨支部的作用,做好律師事務所的黨建工作。力爭每位律師同仁在做好法律服務業務的同時,關心政治,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關注國家的復興大業。倡導律師同仁,要常存忠恕之心,多懷感恩之情,在重視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加重視社會效益。積極響應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律師協會的號召,積極參與對弱勢全體的救助和盡力做好法律援助服務;積極參與、根據需要和可能也可自發組織對貧困地區、災區群眾的捐助活動。弘揚仁愛之心,鼓勵慈善之舉。事務所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各項文體活動。
通過上述方式和途徑,通過努力,爭取在“五年規劃”期間使我所“誠信、專業、嚴謹、務實”的辦所宗旨和辦所理念得以確立和弘揚,富有特色的湖南通程律師事務所文化逐漸形成。
結 語
“五年規劃”將律師事務所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發展思路和重大舉措均已涵蓋其中,它是律師事務所的綱領性文件,事實上也必將成為律師事務所未來五年決策的重要依據和行動指南。“五年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必將引領湖南通程律師事務所律師團隊克服發展道路上的各種障礙和挫折。通過“五年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湖南通程律師事務所在實現自身發展目標的同時,也必將為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又快又好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